股票金融配资 发布周·年度议题|链式出海:珠三角制造的全球化3.0

发布日期:2025-01-09 20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25

股票金融配资 发布周·年度议题|链式出海:珠三角制造的全球化3.0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
■编者按

经济,是当前首要的议题;企业,是湾区创新的主体。

企业强,则大湾区强;经济兴,则大湾区兴。基于企业,关注城市;基于经济,纵论湾区。

企业有兴替,一年一议题。2024年,大湾区企业的年度热点为“出海”。

1月6日起,南方城市智库将首次以“发布周”为形式,一天一主题,在南方+客户端陆续发布《出海——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报告》系列成果,并于10日正式集纳出版主题特刊,敬请垂注。

每年,作为华坚集团董事长的张华荣总要在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两国之间,“飞”上数十个来回。但最近一次的赴非之旅,让他分外兴奋——在前不久,他所在的企业拿下了埃塞俄比亚第一张外资企业新能源进口牌照。

早在13年前,张华荣就把工厂从东莞建到了非洲。从纺织起步,在他的产业版图不断扩容的过程中,也带动了纺织、制革、包装等“链属”企业追随而至,一个庞大的鞋业产业集群在非洲落地生根。

产业链抱团出海的现象,在珠三角愈发普遍。广东制造远航的故事里,有着鲜明的行业特点。数据显示,2024年以来,广东有超六成上市公司出海,集中在电子、汽车、家电、新能源等行业。

从产品出海,到产能出海再到产业链出海,从早年大多珠三角企业单兵作战闯世界,到如今连点成线的“链式出海”模式,如何打造“国内+海外”的平行产业链,成为珠三角全球化的新课题。

珠三角制造的全球化,迎来3.0版本的新图景。

华坚国际鞋城生产车间。受访者供图

 多点布局 

龙头企业的阳谋

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,无数游客到达泰国的第一站。如果你选择乘坐出租车前往曼谷市区,刚驶出机场,便会看到一幅巨型广告。而它的“金主”,长期是来自广东的手机厂商——OPPO。

15年前的2009年,OPPO首次把出海业务的触角伸向了泰国,试水东南亚;15年后的今天,OPPO已经从众多国产厂商中脱颖而出。根据Canalys数据,2024年第二季度,OPPO凭借420万部的出货量占据了东南亚市场17%的份额。

2005年起,随着国内成本的不断抬升,“从出口到出海”成了彼时不少粤企的战略选择。彼时,以OPPO、vivo、美的等为代表的手机、家电企业出海抢滩风生水起,成为广东企业出海闯世界的一个时代烙印。

OPPO手机。

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,不少粤企亮相全球便初战告捷,但也有企业“呛了一大口水”。

美的工厂在越南就遭遇了多种问题。“对方不按照你的要求供货,甚至不给你供货。”美的越南工厂总经理高升坦言,最初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当地供应链太少,成本难以降低。

粤企们的出海征程从未止步。特别是在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淬炼后,不少粤企的全球旅程,也在这期间拉开帷幕。

印度北方邦北部小镇沙赫根杰,几乎看不到中国游客的身影,却有不少中国品牌的踪迹。路边电子商店中,以往总是摆放着三星、小米等知名手机品牌的盒子。

然而,2024年下半年以来,一个新面孔开始占据着这家小店的货架——来自传音的Tecno。

如今,再称呼传音为“非洲之王”,无疑有些小瞧它了。凭借产品、渠道、供应链的经验与优势,传音正将自己的旗舰机型,铺满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印尼等国家与地区的电子商店的货架上。2023年传音在巴基斯坦智能机市场占有率超过40%,排名第一;在孟加拉国智能机市场占有率超过30%,排名第一。

美的也在提速全球化步伐。2024年12月初,美的位于巴西的新工厂量产,成为其海外第23个制造基地。从2020年泰国的家用空调工厂破土动工,到2021年埃及洗碗机工厂建成、意大利楼宇科技生产研发基地奠基,再到2023年空调泰国制造投产……如今,美的实现全球生产和交付,分享海外区域市场的增长机会。

美的越南生产基地展厅。林东云 摄

2023年,美的海外市场收入达1509亿元,占总营收近四成。

而随着广东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,粤企出海越发多元化,包括品牌、技术、服务等附加值更高的环节。

这其中,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一大批新能源“链主”企业。它们正接棒手机企业出海远洋,成为粤企出海的又一时代主角。

例如新能源车巨头比亚迪。2024年11月,比亚迪连续第二个月海外销量突破50万辆大关;目前,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遍及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。比亚迪还在泰国、巴西、匈牙利、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设有乘用车生产基地。

数据显示,2023年广东上市公司海外收入达1.58万亿元,海外业务收入已占到营业总收入的1/7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3家广东制造业企业海外营收突破千亿,数量居全国第一。

 鱼贯而出 

跟着“链主”企业出海

与OPPO一同来到东南亚的,还有它的供应商“老朋友”奥海科技。长期以来,奥海科技包揽了OPPO旗下A、RENO、Find等系列手机原装充电器的定制生产。

作为消费电子充储头部企业,奥海科技为了就近向“龙头大哥”供货,2017年就陆续在印度诺伊达和印尼巴淡岛建立生产基地。

奥海科技印尼制造基地。受访者供图

跟着“龙头大哥”的步伐,奥海科技也斩获小功率充电器领域的桂冠,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。

时间回到2015年前后,一股“到海外去”的热潮掀起。小米、魅族、OPPO、vivo等“链主”企业“卷”到东南亚,带动了一大批珠三角的配套企业跟随“逐浪”。

2020年,OPPO在雅加达周边掷下5亿元,13万平方米的工厂宛如强大的“磁吸石”,一下子吸引了电池、适配器、数据线等7家零部件企业。紧随手机制造商的脚步,铭科精技落子泰国,如今更收获比亚迪等“链主”的青睐,订单纷至沓来。

“若不跟着‘链主’出海,‘链属’企业便面临着失去订单。”东莞市寮步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白啟志表示,产业链面临断层,对企业、产业链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。这是他在调研后的发现。

实际上,产业链“逐浪”出海的模式,不仅保证了产业链的通畅和完整,既让“链主”省去了配套的烦恼,又让“链属”企业保住了订单,甚至为其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新市场的机遇之门。

在考察越南之后,白啟志与“团友们”达成共识:未来或将投资越南专业市场,谋划做服务“链主”的生意。

白啟志在考察中发现,越南当地很多产业都处于“散养”状态,规模小且分散,“链主”在当地采购原材料非常不方便。

“这对我们无疑是个机会——服务好当地的‘链主’企业”,白啟志说,“广东有全产业链的优势,其完备且强链接的供应链网络,无疑是粤企出海最具韧性和效率的秘密武器。”

东莞市寮步青年企业家协会带领企业家到越南调研。受访者供图

奥海科技副总裁赵超峰对此深有体会。当他回忆起企业当年出海的原因,一方面是出于跟随“链主”的步伐,另一方面则是看中广阔的海外市场。“出海后,我们发现海外订单虽多,但是缺少像奥海科技这样细分领域的‘隐形冠军’企业。”

春江水暖鸭先知。嗅到市场风向,奥海科技抢先在印度布局充电器业务,并与当地最大的电信企业Reliance集团达成合作,在短时间内迅速拓展了奥海科技的“印度版图”。

就这样,7年来,奥海科技在印度的销售收入保持稳步增长。仅2024年上半年,企业外销产品毛利以28.41%的成绩领先内销产品的16.73%,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。

奥海科技的印尼制造基地。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机器。受访者供图

同样,跟随“老大哥”出海远航的拓斯达也在海外落地生根,依次建立越南北宁分公司、墨西哥办事处、印尼技术服务中心等海外据点。如今,拓斯达海外销售足迹遍布50个国家和地区,形成了一张广阔的“商业大网”。

诸多因跟随“龙头大哥”出海的珠三角“链属”企业,已经在全球多点开花,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联动,共同打造“搬不走的优势”。

 反哺效应 

平行供应链下的新图景

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博莱国际机场出发,驱车约30公里,一座挂着醒目红色中文招牌的“东方工业园”便映入眼帘。

这就是由中国民营企业投资的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,也是该国境内首个由外资建成并运营的工业园区。若向亚的斯亚贝巴当地人打听,都知道东方工业园里有个华坚国际鞋城,它带动了数以百计的中国鞋业集群进驻,让上万人端上了“饭碗”。

2011年,张华荣将华坚从万里之外的东莞带到了这片土地。当时,没人能想到,这一“动作”会在埃塞俄比亚掀起一场产业变革。

起初,张华荣的策略只是将生产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带去埃塞俄比亚,但随着华坚鞋业把鞋材、模具到化工等各个环节搬到非洲,纺织、制革、包装等上下游企业更是追随而至、落地生根。就这样,一个庞大的“鞋业江湖”在东方工业园集聚,迅速编织起一张紧密且完善的产业生态网络。

在之后的两年,张华荣又在亚的斯亚贝巴的环城快速路附近建起了“华坚国际轻工业城”,邀请制鞋、服装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园区,一条埃塞俄比亚的皮革产业链就此诞生。

站在工业园的顶楼,张华荣向下观看,自豪地说:“如今,这里生产着埃塞俄比亚六成以上的鞋业、服装等产品。”

华坚国际轻工业城园区实景。受访者供图

远在非洲万里之外的越南,同样是粤企出海的热门之选。

纺织业,是广东率先出海探路的佼佼者。在越南胡志明市周边,一大批来自广东的纺织企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,佛山的溢达纺织、东莞的勤拓针织、中山的腾星纺织等企业都在越南不断增扩产能,它们纷纷用“越南迎来纺织产业黄金十年”来形容这一发展进程。

2017年起,Calvin Klein、Tommy Hilfiger等品牌的供应商勤拓集团通过并购扩大越南投资。“越南是如今东南亚国家中服装纺织业水平最接近中国的国家。”勤拓集团CEO尤红言说。

在越南开展产业角逐故事的还有家电产业。在西贡河畔,一块巨大的LED广告屏幕上不断滚动播放着一家中国品牌的广告——TCL。

深耕越南25年,TCL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,产品销向家家户户,而且还成为“投资大户”。现在,在越南南部,TCL是第二大规模企业,仅次于三星。

为了TCL,更多的广东制造企业,正在向胡志明市之外的各大工业区拓展。“傍生不如傍熟,诸如TCL等粤企更愿意携手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供应商一同出海,可以有效提升海外基地的运作效率。”TCL实业泛智屏BU制造中心越南基地总经理徐林军说。

随着产业的集聚,TCL、三星、LG、兆驰、京东方、惠科等显示企业也纷纷在此“安营扎寨”,越南南部的彩电产业集群已蔚然成势。

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,广东出海公司数量及境外业务收入规模位居全国第一。

从纺织服装到鞋业,从家用电器到电子,珠三角往往是大企业、链主先出去,同时带着“链属”配套企业,并在当地发展二级供应商,继而形成多层次、多维度、纵横交错的供应链之网。

华坚在埃塞俄比亚的国际轻工业城生产车间。受访者供图

如今,“链式出海”更是走向next level。

距离胡志明市1800公里之外,在越南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——海防市,自从中国·越南(深圳—海防)经济贸易合作区落户后,粤企蜂拥而入,该产业园成为当地“顶流”。

中国·越南(深圳—海防)经济贸易合作区,是中国助力粤企“走出去”的“法宝”。为更好地给平行产业链格局中的海外供应链提供保障,广东各地政府积极行动,在海外建立产业园,或与海外产业园建立联系,让优质机构抱团服务,让粤企出海不至于“蒙查查”。

扬帆远航,链接全球。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浩浩荡荡,粤企们抱团成链破浪前行,书写着广东制造通达全球的壮丽篇章。

■相关

中国外贸36城,谁在突围?

中国外贸城市的动态变化,向来要看珠三角和长三角。

2024年前11个月,广东外贸进出口8.27万亿元,同比增长10%,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/5。回看2020年到2023年,中国外贸进出口前十城市中,珠三角和长三角长期占据6至7席,上海、深圳、苏州、东莞、宁波、广州6城稳居前七名。

放在近年复杂的世界贸易形势下,这样的稳定性背后充满了调整、应变与转型。南方城市智库分析近5年进出口数据发现,多座头部外贸城市的出口排名发生了变动,新能源汽车成为城市突围的重要产业,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培养出了外贸“黑马”。

外贸城市的突围,有着相似的路径。

头部梯队排位变动

2024年前三季度,中国“外贸第一城”宝座易主。

深圳累计进出口3.37万亿元,同比增长20.9%,反超蝉联冠军多年的上海,坐上了外贸进出口额总量第一的宝座。其后,北京、苏州、宁波、东莞、广州、厦门、青岛分列第三至第九名,第十位由金华超越杭州。

从十强的进出口总额增速来看,2024年的外贸形势复杂多变。前三季度,除了深圳、宁波(10.3%)、金华(12.5%)有两位数的增长,苏州(7.9%)、东莞(6.6%)、青岛(2.9%)只有个位数的增长,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厦门的增速低于1%。

近年进出口额20强城市排名。

把目光延伸到最近5年,外贸城市头部梯队的排名,发生了细微的变化。

来自珠三角的深圳、东莞、广州,以及来自长三角的上海、苏州、宁波,长期占据着6个席位。第八至十的席位变动明显,天津、成都跌出十强,厦门、青岛进位,杭州和金华跻身第十位。

如果单看出口额,排位的变化与外贸总额有强关联。

除了深圳、上海、苏州三城稳居前三,剩下的席位都经历了一轮排位变动:宁波在2024年前10月反超东莞;金华用两年时间连升两名,从2023年开始反超广州;佛山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的进位后,在2024年前10月被挤出前十;而杭州在2023年入围前十后,一直保持到了2024年前10月。

近年出口额10强城市排名。

外贸十强之竞争如此激烈,不到最后一个月,都不知道谁能排在最前列。

得新能源汽车者得天下

把视野从十强拓展到两个经济圈36城,比较发现,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,成为外贸“尖子生”和“中等生”增长的重要驱动力。

36城近5年外贸总量变化。

在2024年拿下总额和出口额“双料冠军”的深圳,“新三样”(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电池)无疑是出口的强大动力。2023年深圳“新三样”产品合计出口887.6亿元,同比增长33.9%,其中新能源汽车大增175.7%。直至2024年前10月,新能源汽车增长仍然保持着52%的高增长。

同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掘到金的,还有一批长三角城市。

上海口岸在2024年前10月出口汽车201.3万辆,占全国近四成,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87.2万辆,同比增长44.3%。

苏州2024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速达到44.4%,同期出口新能源汽车59.9亿元、增长9倍;前三季度,汽车出口增长了314.9%,稳住了全国出口额三强的位置。

绍兴近几年发力新兴产业出口,手机、中央处理部件、医疗仪器及部件、生物技术、电动载人汽车等产品在2023年有4至24倍的增长。

2024年前三季度,安徽汽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一。合肥依托大众、蔚来、江汽、比亚迪、长安、安凯等车企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资源,2023年整车出口额增长30%、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增长73.5%,2024年前8月出口新能源汽车2.4万辆,出口量同比增长3.1倍。

长三角“抱团”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,让不少外贸“中等生”城市享受到协同生产的利好,在出口成绩上实现飞跃。

而燃油车领域的“一哥”,则急切寻求出海转型。广州汽车产业面临内需疲软,正努力把新能源车卖到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,广汽集团在2024年前11月出口汽车11.8万辆,同比增长79%。

位于芜湖的奇瑞屡屡刷新出海记录,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出口第一,带动城市在2024年前10个月出口汽车整车60.4万辆,出口金额578.4亿元,均实现20%以上增长。

跨境电商带出黑马

这几年,跨境电商迅速崛起,成为不少城市的外贸新增长点,越来越多珠三角、长三角企业尝到了甜头。

在珠三角,深圳、广州、东莞三座万亿GDP城市,在跨境电商新业态的赛道上转型迅速,在体量上遥遥领先。

深圳持续领跑全国跨境出口电商发展。2023年,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3265.3亿元,同比增长74.4%;2024年上半年,继续同比大涨130%。

广州提出打造“跨境电商之城”,集聚了SHEIN(希音)、唯品会、哆啦等一大批国际国内头部企业,2023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004亿元,同比增长51.5%,占全市外贸近20%。

东莞自2018年获批国家第三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,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370.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07.2亿元,年均增长率达19.64%。阿里巴巴、亚马逊、Wish、Shopee等跨境电商企业入驻,每年新增跨境电商主体超5000个。

在长三角,除了万亿级城市杭州,GDP在6000亿元区间的金华,在2000亿元区间的舟山,都吃上了跨境电商的红利,进出口额几乎每年上一个千亿台阶,成为外贸后起之秀。

杭州集聚着全国2/3以上的跨境电商平台,跨境电商企业数在过去10年增长了30倍,形成跨境电商产业园区35个。2024年1至5月,杭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602.77亿元,同比增长12.38%。

金华这几年外贸突飞猛进,出口额连升两位超越北京和广州,引擎毫无疑问是“世界超市”义乌。截至2024年12月,义乌已有超过68万户电商主体,其中跨境电商主体数量超26万户;同年前10个月,义乌跨境电商交易额达1172.6亿元,同比增长16.6%。

在外贸新业态的加持下,珠三角和长三角找到了一条共同进阶之路,将见证36城新一轮的突围。

相关:

发布周·年度议题|记录2024: 珠三角出海全球报告

发布周·年度议题|先锋故事:从“出海”到“登陆”的本土化之路

策划:林焕辉 何山

内容统筹:何山 叶洁纯 黎詠芝 周欢

融媒统筹:黎詠芝 罗莎

撰文:叶永茵 徐烜和 王颖 洪钰敏 林海金 叶洁纯 戴双城  李霭莹 刘光明宝 卢舒曼

设计:招凤仪 

出品: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 南方城市智库股票金融配资